全國政協委員,中國石化天津石化公司黨委書記、分公司代表王百森:加強化工新材料產業創新政策引導
近幾年,我國化工新材料產業發展迅猛,產業規模及綜合自給率得以顯著提升,但我國在高端產品領域關鍵核心技術仍亟需取得突破。經過多年科技攻關,我國在高端合成樹脂、橡膠、纖維以及膜材料等領域自給率較高,但在關鍵單體、中間體及精細化工產品領域自給率仍需提高。此外,我國在化工新材料的科技水平和產業化與應用程度上還存在著許多短板和不足,制約了我國化工新材料產業的技術創新與高質量發展。對此,王百森建議從資金、平臺建設、投資引導和市場生態建設等四個方面助力我國化工新材料產業發展。
一是加強化工新材料創新領域的資金統籌規劃。整合企業、科研機構的科技經費,各級各類政府資金、創業投資和政府出資產業投資基金等,創新政府資金支持方式,建立社會化工新材料產業融資服務平臺,加大對戰略性化工新材料的研發、生產以及示范應用項目的支持力度,集中力量突破關鍵技術,提升化工材料產業共性技術創新能力。
二是加強化工新材料創新領域的平臺和聯盟建設。依托各央企主業優勢,以企業為主體、市場為導向,引領、帶動石化行業各企業、科研院所及高校參與國家級創新平臺和聯盟的組建。通過建設數據資源共享平臺等方式,實現“產學研用”深度融合,提升新材料技術及產品研發質量及效率,推動化工新材料關鍵技術成果轉化。
三是加強化工新材料創新領域的投資引導。避免熱門新材料領域產能集中建設,造成低端投資過剩,高端投資不足。加大培育新材料細分領域“隱形冠軍”,在細分領域、小批量多品種領域形成投資蓄水池。
四是加強化工新材料創新領域的市場建設。加強各項市場政策的運用,降低化工新材料市場準入門檻。同時為企業創造公平、透明的化工新材料市場競爭環境,進一步完善化工新材料各項產品進出口關稅、退稅及各類貿易政策,優化化工新材料進出口產品結構。
全國政協委員,中國化學黨委書記、董事長戴和根:加速發展化工新材料 產業推動下游產業高質量發展
作為世界第一位的化學工業大國,我國化學工業產值已連續12年排名世界第一,占全球化學工業銷售額的40%以上,銷售總量超過美國、歐洲和日本的總和。我國化工產業以大宗基礎化學品為主,甲醇產量占全球比重超過70%,對二甲苯、乙二醇產量占比超過40%,乙烯、丙烯產量占比超過20%,基礎石化原料供應保障能力顯著增強。但與美歐日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相比,化工新材料在供應保障能力上差距明顯。針對我國化工新材料產業發展中存在的一些問題,戴和根建議:
一是加快實施化工新材料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目前國內化工新材料供應能力仍有短板,部分材料不掌握核心技術且國外嚴格限制技術轉移,部分材料只能生產中低端牌號或質量無法滿足要求,個別材料合成工藝成熟,但上游原料無法生產。建議國家有關主管部門針對各類化工新材料“卡脖子”問題,組織生產企業、應用企業、科研單位進行系統攻關,在各細分領域建立創新聯合體和攻關平臺,特別要發揮國有企業的資源、技術、人才優勢,在相關領域建立原創技術策源地和現代產業鏈鏈長。
二是大力支持國產化工新材料推廣應用。國內化工新材料應用技術研究起步晚,相關企業實力較國際水平仍有較大差距,新產品的認證門檻高、周期長,制造業企業替換進口材料的意愿不強。建議國家對國產新材料的首批次應用、市場推廣給予大力扶持,鼓勵和引導下游企業使用國產材料。對于航空航天、芯片和集成電路等關鍵領域的國產材料替代要給予特殊政策,以避免極限條件下無材可用。
三是加快推進全球化石化產業布局。建議加快全球化、全鏈條產業布局。以RCEP和中阿合作為契機,整合各國能源資源優勢、技術優勢、人力資源優勢和市場優勢,與國際供應商和客戶加強合作,積極投資于新興市場,強化國際品牌和海外營銷網絡建設,建立覆蓋上游能源產品、大宗石化產品、高附加值化工新材料和精細化學品的全產業鏈,推動國內化工石化產品尤其是化工新材料產品揚帆出海。
全國人大代表王偉:進一步推動寧夏新材料產業加快發展
王偉表示,近兩年,寧夏錨定打造全國重要的新材料生產基地的目標任務,加快推進高性能金屬材料、化工型材料和電子信息材料集群發展,新材料產業也成為了引領寧夏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新引擎。他建議,國家發改委、國家工信部在引導新材料產業向西部地區轉移、新材料產業延鏈補鏈壯鏈上給予寧夏傾斜支持,推動寧夏新材料產業加快發展,打造全國重要的新材料生產基地。
住黔全國政協委員、貴州大學先進技術研究院院長陳前林:加快提升磷系新能源材料競爭力
隨著我國新能源汽車產業站上風口,以磷酸鐵鋰為代表的磷系新能源材料作為新能源汽車電池材料,需求量劇增,從而帶動磷酸鐵需求上漲。當前,磷化工行業主要采用濕法磷酸生產磷酸鐵,雖然工藝技術成熟,但仍然存在生產排放的磷石膏量大、資源化利用率不高,生產的磷酸鐵品質有待進一步提升等問題。
為此,陳前林建議,允許新建磷酸鐵/磷酸錳鐵生產項目將黃磷生產作為中間過程進行建設;同時,對已獲批建設的磷酸鐵/磷酸錳鐵生產項目,允許其實施將黃磷生產作為中間過程的技術改造,推動產品品質的提升,提高我國磷酸鐵/磷酸錳鐵材料的國際競爭力,實現磷系新能源材料產業的高質量發展。
全國人大代表,華陽新材料集團化工研究院化工新材料研究室主任童明全:促進山西省鈉離子電池產業發展
目前,鈉離子電池正處于產業化技術攻關及推廣示范應用的關鍵時期。2022年6月,發改委、國家能源局等九部門聯合出臺的《“十四五”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提出要加強鈉離子電池等可再生能源前沿技術和核心裝備攻關,推動鈉離子電池的產業化快速發展。在此背景下,童明全提出兩項建議:
一是建立鈉離子儲能示范電站帶動鈉離子電池產業鏈。山西是我國重要的能源基地,2022年全省發電裝機容量12079.5萬千瓦,其中新能源裝機容量4013.52萬千瓦,占比達33.23%,但主力仍是火電。作為能源優勢的大省,山西缺缺少儲能產業,無法保障火電及新能源電站的經濟、高效運行。因此,建議國家支持山西省建設鈉離子儲能示范電站,以產業示范應用帶動鈉離子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構建山西省鈉電產業聯盟。
二是出臺專門政策支持推動鈉離子電池產業發展。發改委、國家能源局支持儲能電力順利接入國家電網、支持儲能電力在削峰填谷的同時享受綠電價格,以促進儲能產業發展。國家稅務部門可提供稅收支持政策,如可對鈉離子電池免征消費稅,以推動鈉離子電池行業加快發展。工信部、科技部等部門可對鈉離子電池核心技術攻關、產業化以及市場化應用等環節制定和出臺相關資金扶持政策。比如支持山西省有基礎、有積極性、有特色的企業或區域圍繞關鍵技術攻關和產業化應用開展示范;建議給予以鈉離子電池為主要動力的載人、載貨及工程車輛一定的購置補貼等政策。
民進中央:加速電子特種氣體國產替代
民進中央指出,電子特種氣體是生產智能設備芯片等半導體產品不可缺少的基礎性支撐源材料。目前,我國工業氣體行業對高端半導體產品的供應體系還不夠完備,在海外氣體寡頭壟斷國際市場、把持高端產品資質認證的背景下,我國電子特氣行業發展壯大僅靠市場調節難以快速破局。面臨的主要問題有:一是寡頭壟斷市場格局已形成,國內企業競爭劣勢明顯;二是生產原料經濟效益不高,企業投產意愿不強;三是下游企業與海外供應商合作粘性較大,實施國產替代主觀意愿不強;四是海外光刻機寡頭把持設備商資質認證高地,加劇國內氣體企業獲證難度。
當前,亟需加速電子特氣國產替代,鼓勵支持國內氣體企業為我國半導體產業發展自主可控“爭氣”。為此,民進中央在提案中建議:
一是優化產業布局。支持國內龍頭企業積極布局產業鏈,引導冶金、氣體、半導體等相關領域企業集群發展,形成以電子特氣龍頭企業為鏈主的國家級產業集群,幫助國產電子特氣產品降低交易成本,拓展利潤空間,提高市場競爭力。目前國內電子特氣頭部企業多為民營資本控股的混合所有制企業,在推動產業發展時,應對國有企業和民營企業一視同仁,支持民營頭部企業積極發揮龍頭作用,同時發揮國有企業社會功能,補短板、強弱項。
二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為電子特氣產業鏈上下游企業提供稅費優惠、成本補貼,做好供需對接,降低冶金企業生產初純氣體成本、國內半導體企業采用國產電子特氣的試錯成本等,幫助國內氣體企業加大原料供應、拓寬銷售渠道。同時,順應上下游企業耦合黏性強、技術研發周期長等特點確定政策扶持周期,穩定市場預期,讓國企敢干、民企敢闖、外資敢投。
三是完善市場競爭機制。科學制定政策實施的效果評價體系,建立退出機制、梯級激勵機制等競爭機制,確保獲扶持企業積極主動作為,維護行業市場競爭公平性及市場配置效率,有效發揮財政資金引導撬動作用。
四是培育質量認證服務市場。吸引海外頭部企業來華設立審核認證服務平臺,爭取縮短國內企業獲證交易成本,逐步掌握相關技術標準、管理服務經驗,同時積極參與電子特氣國際標準制修訂,爭取在產品資質認證上獲取更多主動權。
全國人大代表、聯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鄭月明:共建協同創新體系 打破電子特氣市場壁壘
鄭月明建議:由國家有關部委牽頭,開展電子特氣產業發展策略研究,制定行業發展中長期規劃,加強產業頂層設計;加大電子特氣創新研發支持力度,增強人才支撐;大力支持電子特氣國產化和市場應用,出臺相關政策,支持和鼓勵產業鏈上下游協作,共同建設協同創新體系,打破或減少市場壁壘。
此外,他還建議資本市場支持優質企業上市,支持上市企業通過增發、可轉換債券和配股等再融資方式做大做強,進行產業整合,提升國際競爭力。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船舶集團有限公司第七一八研究所黨委委員、副所長郭建增:建議進一步加大對電子特氣產業扶持力度
為推進我國電子特氣企業高質量發展,爭取更大國際話語權,保障國家集成電路產業鏈的安全,郭建增建議:國家進一步加大對電子特氣產業扶持力度;圍繞電子特氣關鍵領域攻關任務,加大戰略科學家、科技領軍人才、青年科技英才的引進和培養力度,強化領軍人才配置,提供專項團隊研發資金和政策支持,采取全職或柔性等方式聚集一批“高精尖缺”人才;針對未實現國產化的電子特氣產品,聚力突破當前電子特氣受制于人的關鍵核心技術,開展電子特氣全譜系產品研發規劃,力爭用三年時間,徹底解決國家電子特氣卡脖子問題。
此外,郭建增還呼吁,為電子特氣戰略新興產業和國家重點保障“白名單”企業提供電價支持政策;積極尋找光伏發電、風力發電等綠色電力資源,打造最低電價成本優勢。
全國人大代表、中國科學院山西煤炭化學研究所研究員呂春祥:讓碳纖維產業發展更優質
呂春祥建議,有關部門在引入碳纖維相關項目的時候,要優化技術和產業的布局,以核心人才、核心技術、核心裝備、核心應用為標準來籌劃,避免低水平重復與同質化競爭,使碳纖維產業沿著健康的道路向前發展。他表示,希望山西能夠布好局、落好子,成為碳纖維產業民用領域中規模、質量、數量有影響力的區域。
全國人大代表,湖南省邵陽紡織機械有限責任公司副總工程師兼總設計師、化纖設備研究所所長吳繼發:推動國產高性能纖維材料高質量發展
吳繼發調研發現,高性能纖維材料在軌道交通和新能源汽車等高端領域有廣泛的應用空間,應進一步推動上下游合作,引導相關企業建立戰略合作關系,逐年提高國產高性能纖維應用比例,推動國產高性能纖維在高端領域規模化應用。同時,利用金融、保險等手段,引導形成支持使用國產高性能纖維材料的市場應用體系。
吳繼發建議,進一步完善高性能纖維材料發展頂層設計,將其作為重點內容列入“十四五”相關部門專項規劃、指導意見等,完善政策體系,營造良好政策環境。同時,繼續依托國家相關專項,加大對高性能纖維生產及應用龍頭企業的支持力度,對重點企業給予更大幅度的稅收優惠政策。
此外,吳繼發還建議,利用國家專項資金,采用揭榜掛帥制,加快推動關鍵技術裝備取得突破,提高國產高性能纖維品質和裝備國產化率,降低生產成本和能耗。進一步支持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國家級工程實驗室和國家級創新中心等平臺建設,不斷提升高性能纖維材料生產應用等方面的自主創新能力。對技術水平先進、產品性能優異,可滿足高端領域使用需求的重點高性能纖維材料建設項目,其所需能耗指標予以單列。同時,加強重點企業綠電供應協調,提高綠電利用比例,促進高性能纖維行業綠色低碳發展。
來源:中國化工信息周刊、石化緣、中國化學、氣體圈子、碳纖維人、寧夏日報、貴州日報天眼新聞等網絡公開渠道,由中國化工信息周刊編輯整理
返回
頂部